重慶醫院中醫認為男性不育有六因 四炎癥影響生育功能
文章來源: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:2023-06-25
中醫對男性不育的病因學認識,清代的陳士鐸概括為“六因”學說:即一精寒,二氣衰,三痰多,四相火盛,五精稀少,六氣郁。
精寒,是指下焦虛寒,命門火衰,難于使女方受孕。
氣衰,則泛指肺、脾、腎氣不足,臟腑機能不強,或指體內富有營養的精微物質不足,特別是指腎氣不足,腎氣衰則腎精產生的內在動力不足,影響生育。
痰多,中醫認為:“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”,“脾為氣血生化之源”,若痰濕蘊郁脾胃,必定導致真氣不足,精氣虧耗,同樣影響生育。
相火盛,乃指腎陰虧損,虛火亢盛,又稱命門火旺。由于陰虛火旺,出現火迫精泄的病變。腎為陰臟,內藏水火(如腎陰、腎陽),生理上水火必須保持相對平衡。若腎水虧損,則腎火偏亢,出現性欲太過、遺精、早泄等影響男性生育。
精稀少,又稱虛勞精少,指性交時泄精少,影響生育。由于先天不足或房事不節,勞心過度,以致耗損精氣。
氣郁,由于情志郁結,肝氣不舒所致。氣郁可導致血瘀,造成陽痿、不射精等性功能障礙而致不育。
這是中醫對不育的解釋,而西醫則認為四種炎癥會影響男性生育功能。
四種炎癥會影響男性生育功能
第一、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,是成年男性常見的疾病,該病在病程的某一階段,會出現陽痿、早泄和神經衰弱等癥狀,無疑會影響生育。精囊炎在發病后極易轉成慢性,常與慢性前列腺炎、慢性附睪炎同時存在或先后發生,也常為復發性附睪炎的原因。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精囊炎和前列腺炎,都可抑制生精功能。尤其是精液中含有細菌,即使無任何癥狀,也能引起精細胞分解、精細胞中毒、精子壽命縮短和精子凝集等現象。上述種種原因均可導致不育。
第二、睪丸炎常為附睪炎的并發癥,嚴重時能發展為附睪睪丸炎,還可繼發于流行性腮腺炎、梅毒、結核等全身性疾病。無論原發于睪丸的炎癥或來自其他系統的炎癥,均損害睪丸。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睪丸炎,多為單側發病,如為雙側,可因睪丸萎縮導致不育,此時可見生精上皮的嚴重損害。所以,單側睪丸受損害后仍然有生殖能力,若雙側受損害,則能造成少精子癥或無精子癥。由淋病菌感染的睪丸炎或附睪炎,能導致睪丸功能喪失和附睪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。
第三、附睪炎,尤其慢性附睪炎,常與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精囊炎同時存在或先后發生。在炎癥性病變發展過程中,附睪管腔可因瘢痕形成變細變窄,甚至發展成管腔完全閉塞,如果病變為雙側,則可造成不育。
第四、包皮炎與龜頭炎屬常見病,患病時因性交困難而影響生育,一般病程較短,炎癥愈后對生育無大影響,但應警惕淋病與梅毒等在陰莖頭部出現的類似癥狀。